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西藏阿里地区是和新疆喀什地区直接接壤的,造成这个误解主要有两个原因:走新藏线国道时,西藏的最后一个县城是阿里地区的日土,新疆的第一个县城是喀什的叶城,我就当然的以为叶城县和和日土县两地相邻;因为国道靠近国境线,如果自驾走国道,需要提前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好边防证,十年前,我第一次走新藏线时按照前人指点,边防证上只写了西藏的四个地区外加新疆的喀什,一路上虽然有不少检查站,但也没有受到过多的盘问,更没有人说你这个边防证不符合规定。
后来我又走了几次新藏线,边防证上也只是想当然的写喀什和阿里。最后一次走新藏线的时候,到了大红柳滩发现手机有网络信号,我准备发个带定位的朋友圈,系统却显示我在和田市的和田县。咦?不是应该是在喀什吗?怎么定位到和田了?朋友圈发完,继续往前走到三十里营房,手机又有信号了,我打开定位一看:咦,怎么又跑到和田的皮山县了?不是应该是叶城县吗?那次回来之后我特意查了一下新疆地县的精准地图,才发现原来走新藏线时跟西藏阿里接壤的不是喀什,而是和田。
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我就又看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国庆桥,当年我第一次走新藏线的时候,那时候大红柳滩还叫死人沟,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大吉利,我就想着不在这里停留,赶往下一个补给点,从地图上来看,下一个补给点应该叫国庆桥,我冒着夜色走啊走,终于走到了国庆桥,然后发现这个地图上的一个圈叫做国庆桥的地方真的是只有一座二三十米的桥,前后并没有任何人烟。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约莫着走了个十几公里、二十公里的时候,前面出现了一片灯火,这是我与三十里营房的第一次相遇,第一次就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印象。
新藏线路况
有的地图上会标注为三十里营房,有的新版地图会标注成赛图拉镇,旅游人以及当地人更喜欢按照习惯称呼它为三十里营房。三十里营房这个名字很唬人,让没有来过的人会误以为这里是个大军区,营房连绵三十里地,真正到达的时候却发现和藏区的的小乡镇并无二致:沿着国道一条路,全部居民分居在路两侧,周边主要就是饭店、小卖部和小旅馆。
新藏线路况
三十里营房这个名字其实是有典故的,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南疆的赛图拉设立哨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英国以及当时的英属印度经此北上,染指新疆。后来赛图拉哨所向东南移动三十里建立起新的哨所,相对于原址来说,这个新哨所叫做东南三十里的新营房,后来慢慢简化成三十里营房,并不是说这里的营房有三十里,而是这里距离老营房的距离大约三十里。哨所建立时,此地是没有新藏线的,一二百人的部队在此驻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范西南来犯的外族,这个哨所也成为了中国最偏远、最难到达、条件相对艰苦(海拔米左右),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边境哨所。长时间以来,这里鲜有人至,据当地一个流传的段子说:建国后,进藏先遣连计划通过三十里营房从新疆进入西藏,先遣连的人来到三十里营房,发现这里驻守的竟是国民党官兵。因为来自内陆方向,国军官兵也骂骂咧咧的出来了:怎么这么长时间才来换防,咦?你们啥时候换发的新军装?
虽然这个段子有杜撰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也从侧面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三十里营房地理位置的闭塞和难以到达。
当年由于资讯不发达,大家走新藏线时最关心的就是狮泉河到叶城段,因为狮泉河前面属于藏内成熟线路,沿途旅行配套设施很齐全,网上的帖子和信息也很多。但是狮泉河到叶城这一段,相对来说信息就很少了,以至于有几个关于这个路段有三个谣言流传了很多年:狮泉河到叶城这一段,路况非常差,非硬派越野车不能走;沿途海拔非常高,最高处界山达板的海拔达到了米;从狮泉河到叶城近千公里都是无人区,没有人、没有食宿点、没有加油站。即使在年的现在,我们依然时不时会被人求证这三个问题。
我们实际走完之后发现,新藏线整体路况非常好,比青藏线还好,一般车辆都可以通行;新藏线的海拔确实是高,但是并没有传说中的米那么可怕,沿途海拔最高点在界山和红土达坂附近,大约+;从狮泉河到叶城之间,有一个县城:日土,三个乡镇:多玛、大红柳滩、三十里营房,一个村:松西村。因此我们并不能将此段称之为无人区,沿途的几个县镇都能补充物资,其中日土、大红柳滩、三十里营房还都有正规加油站,想走新藏线的朋友,完全不用为加油问题而担心。
三十里营房的加油站
三十里营房虽然不大,但却是新藏线的必经之地,长时间在野外行车,突然见到一个似曾相识的烟火地,这种感觉是很温馨的,基本上走过新藏线的朋友,都会对三十里营房留下不错的印象,在这里人们走向荒野,在这里人们重归文明。
玛吉阿米藏地旅行,专注于小众旅行线路,更多藏区旅行小众线路、无人区穿越、藏区旅行资讯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