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陈蔷薇通讯员王晋魁范增琴李占春摄影报道)8月13日,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华电新疆准东五彩湾发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集中控制室操作台查看各项生产数据,确保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目前,准东14家电力企业中,有11家电厂投运,3家电厂正在建设中,电力产业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近年来,我区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围绕“三基地一通道”定位,加大资源转换力度,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煤电油气风光储一体化示范,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电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5月8日,电力工人正在对千伏达坂城变电站进行特巡。
能源基地提质增效
“年,我们企业入驻准东,成为园区的首家发电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在原有一期的两组发电机组基础上,年又投运了二期2台机组,装机容量达到了万千瓦。”华电新疆准东五彩湾发电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郭小元说。
作为准东开发区现有的11家火力发电厂之一,截至7月,该公司今年已完成发电量超66亿千瓦时。
随着整体经济形势向好,上半年,准东发电量为.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占全疆火力发电的31.6%、占全国火力发电的2.1%,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建品表示,随着火力发电在准东开发区布局加快,该区电力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占比大幅提升。上半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8%,经济总量占规上工业增加值25.5%。电力产业成为拉动准东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自“十三五”以来,准东电力装机规模逐渐壮大,截至目前,已建成装机容量万千瓦,成为我国重要的火力发电基地。
同准东一样作为我区重要能源基地的哈密市,近年来紧抓“三基地一通道”“疆电外送”建设机遇,已全面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
“去年,哈密市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达到了52.34%。电力产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哈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辉说。
截至1年7月,哈密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2万千瓦,其中煤电万千瓦、风电.7万千瓦、光伏.3万千瓦、光热5万千瓦、其他61.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1.7%。
据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发电量.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7月20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上门服务光伏发电企业。
生产消费结构优化
在喀什地区叶城县,今年将建成一座50兆瓦光伏项目,预计年内实现投产。
该项目是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实施“绿能行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华电新疆公司装机容量万千瓦,年发电量占自治区统调公用机组的32%,是新疆最大的发电供热企业,也是目前疆内唯一集风、光、水、火、储多种能源于一体的能源企业。
“今年我们企业的关键词就是转型。一方面是统筹现有煤电企业清洁发展,让火电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清洁发电供暖;另一方面围绕‘在疆打造华电战略性清洁能源基地’的定位,全面实施‘绿能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常家星说。
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科学布局新能源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开发,统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进南疆“光伏+储能”清洁能源基地、叶河水光互补+抽蓄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升级。
无独有偶,与华电一样,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也把新能源作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该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刘鹏表示,企业坚持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以获得光资源为主攻方向,实施水电资源和光伏资源协同利用,推动光伏产业嵌入煤炭产业、融入水电产业,共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为实现清洁转型发展夯实基础。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开工建设了玛依塔斯三期4.95万千瓦、三台二期4.95万千瓦两个风电项目,以及温泉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和甘泉堡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项目,预计4个项目年底全部实现投产。
该公司目前在运电力装机容量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4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93.55万千瓦。
8月7日,巴州—库车II回千伏输变电工程送电前,检修人员正在开展安全检查。
电网加快布局促消纳
哈密和准东作为我区两个疆电外送通道的起点,承担着保障电力外送功能。
全疆现已建成准东—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吉泉直流)、哈密南—郑州±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郑直流)和两条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共同形成疆电外送四大通道,其中,“一直两交”三条疆电外送通道正位于哈密市。目前,哈郑直流配套电源装机已建成投运万千瓦,外送新能源装机占比达58%。该市外送电量由年的.15亿千瓦时增加到0年的.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6%。“十三五”期间,哈密累计向内地输送电量.9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随着疆电外送配套电源陆续建成,准东能源高地效应逐渐凸显,现已建成疆电外送装机容量万千瓦,占全区装机规模32%,准东疆电外送企业发电量占准东—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总量的58.3%。”任建品说。
上半年,吉泉直流运行功率首次提升至万千瓦,全区疆电外送电量.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2%,疆电外送累计电量超过亿千瓦时。
为确保电力安全输送到国内其他省市,“十三五”期间,我区持续补强千伏骨干环网。千伏大电网向南延伸至和田地区、向北延伸至阿勒泰地区,新疆电网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实现了千伏电网全疆全覆盖,疆内电网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为全力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我们在南疆试点实施新能源+储能的发展模式。储能项目建设是下一阶段新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条件。”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相关工作人员说。
与此同时,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云平台累计接入新能源场站座,上半年服务消纳新能源电量亿千瓦时,利用率达到93.7%,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
“为做好电力产业消费端的工作,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疆能源转型发展路径,开展南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规划研究,围绕新能源开发潜力和布局、南疆外送通道和主网架重构等重点方向进行布局。”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相关工作人员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