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3日,谭小明从陕西城固县探家结婚返队,赶到了离营房多公里的新疆边城喀什,突然碰到本连一排三班战士黄振彪。
“副班长,你的车正在送修,你急着回去也没事。就在喀什玩两天,咱们一起回连里吧!”小黄动员谭小明。
“我探家前,团里其他连队就已组织车队上山保障修路了,如今筑路的大部队正要上山,难道我们连还没任务?”谭小明问。
“任务倒有,过两天你们二排就要上山。但没有你的事,上山人员的名单早就定下来了。”
“新兵刚分下来,连里新手多,上山的任务无论咋的,我也要赶紧回连里。”
在喀什,谭小明买不到公共汽车票,他就到处找便车。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一辆地方的便车,于5日下午风尘仆仆地赶回了连里。
当晚,他衣服没顾得上洗,报平安的家信没有写,探家的车票也没来得及报销,就连夜突击检查车辆,做出发前的准备,然后找连领导请战。
“你探家刚回来,旅途太疲劳,先恢复一下身体,下次再安排。”
“这是今年第一次上山执行任务,我看二排上山的人员里老兵太少,就加我一个去给他们保险吧!”
“这次回家的‘任务’完成了吗?”连长问,“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没结婚吧!房子也没盖吧!”
“哪能呢?”谭小明如实汇报,“结婚14天我才离的家,房子一时半会儿也盖不完,就丢给家里人了……”
“就把他算上吧。”指导员了解这位在连里一直开“打头车”的棒小伙儿,与连长商量道:“你瞧他连蜜月都没度完,不陪新娘子,就这么风急火燎地赶回连里,不让他上山不负了他的一片心意嘛!”
“真是好兵啊!”连长赞许地点点头,“这次有他上去我就踏实了,还是让他‘打头’吧!”
接着,连长对谭小明说:“快去准备吧。”
“早妥了!”谭小明自得地一笑,转身出了连部。
5月7日一早,他就驾着汽车上了路。作为“打头车”,他跑在最前面,为车队带路。
到了兵站,他又忙着为大家联系食宿,结算账目,是车队的大忙人。
这次车队的任务是为阿里的筑路工地送汽油。开始几天,行车比较顺利。但5月10日傍晚来到奇台大坂时,却突然刮起狂风,下起了大雪,积雪达七八十厘米,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两米外就看不清道路。为了赶在越来越大的暴风雪封山之前把油料送上山,谭小明毅然决定,连夜通过奇台大坂。
能见度太低,为给车队打开道路,谭小明放下车门玻璃,探出头来开车。看清一段,前进一段。遇到雪厚车开不过去,他就与副手孙亚河下车刨冰挖雪。狂风卷起的雪粒,钢砂般扑打在脸上,像针刺刀割一般。强烈的高山反应,更使他们头痛得像要炸开,恶心、呕吐不止,挖三四锹雪就得躺在雪地上喘几口气。有时,公路上积雪太厚,根本无法挖通,谭小明就驾车绕便道为车队探路。他不时下车在雪地上踏上几脚,为车队绕开险路留下标记。
他的高山反应越来越重了,开始吐黄水,继而吐绿水。但他仍然咬着牙一次次探险,一次次拖车、救车。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谭小明终于带领车队翻过了奇台大坂。
5月11日晚上,车队来到一条山沟,山上人都把这里称为“死人沟”。虽然此时风停雪住,但道路却全被冰雪覆盖着。看上去,都是路,实际上很难找到正路。要是车陷到坑里,即使不翻车亡人,没人帮助车子也出不来。为了把路探准,谭小明凭往年跑车的记忆和经验,深一脚浅一脚地一步步探索,三四公里的一段路,竟走了5个多小时。
这时,他们发现路旁雪地里陷进了兄弟部队的4台汽车。当时气温在零下30多摄氏度,车上的人已经两天没有吃喝了,处境十分危险。
谭小明主动上前问明情况后,不顾自己高山反应严重,招呼孙亚河拿下铁锹、铁桶,帮助挖雪;他自己开动汽车帮助拖拉。
车子陷得太深、轮子打滑,怎么也拖不动。
“这可咋办?”被困人员失望地看着谭小明。
谭小明走下驾驶室,车前车后转一圈后,他迅速脱下自己身上的皮大衣、棉上衣,垫到了车轮子底下。他跳上自己的车试着拖了一下,见还不行,他又打开背包,取下羊毛毡垫,铺到了车轮前。
这次他加大油门猛冲,打滑的车轮终于在铺垫物上做功了,陷在坑里的车慢慢被拖上了正路。
等他们把最后一台车拖出来时,已经是5月12日凌晨4点钟了。
被救的战友含着热泪紧握他的手表示感谢。他淡淡地说:“快赶路吧,这样的事谁碰上都会做的,没有什么!”
一路上,谭小明先后救出了地方和兄弟单位的6台汽车,使车上的藏族老乡和战友脱离了被冻死饿死的险境。途中,助手几次要换他开车,他总是说:“路太危险,还是我开。”
5月12日下午,他连续奋战55个小时,到达多玛兵站时,肺水肿已经十分严重了。但他不顾自己的病痛,先为车队联系好了食宿,给后来的同志打来开水,又买了10听罐头和20多个馒头,安排车辆去救那些仍然滞陷在大坂上的同志。战友们见他面色黑紫,步履艰难,劝他快去躺一会儿。他摆摆手说:“我不要紧,快去救山上的同志们。”
水果罐头和馒头及时送到了大坂上的同志手中。车队在多方的营救下,全部安然脱险。
不幸的是,谭小明同志当晚在多玛兵站躺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他因患严重的高原肺水肿,经医站抢救无效,于5月14日光荣牺牲。
谭小明献身后,战友们含泪讲述了他不少舍己为人的动人故事。
上一年12月,车队从阿里高原执行任务返回中,半夜从多玛出发,天不亮翻越界山大坂时,驾驶员耿怀堂的汽车不幸抛锚。按照车队规定,抛锚车应由“收尾车”负责维修。谭小明开的是“领头车”,他本可以不管,但他却留下来帮助修车。汽车水箱被冻漏,谭小明就把皮大衣脱下来,盖在车的发动机上,并用喷灯烧雪化水,边走边加,走走停停。平时一天的路程,他们走了一天零两个晚上才赶到红柳滩。事后,谭小明说:“我们的车队是一个战斗集体,看到战友在雪地里受罪,我怎能忍心不管呢!”
一次,谭小明仍开“领头车”,带本排车队到喀喇昆仑执行任务。到兵站后,他不见“收尾车”赶到。后来得到消息,“收尾车”在40公里外的赛力亚克大坂翻车了。他一听,十分着急。这时天色已晚,天下着小雪。他把自己车上拉的物资卸到兵站,准备去营救翻车的战友;不巧他的车也出了毛病。他赶紧请人帮忙,打着手电将车修好。深夜一点,他开车赶到大坂,找到了翻的车和驾驶员贾振岭。看到车辆损失不大,人员安然无恙,他才松了口气。他俩在海拔米的冰大坂上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拖上战友的车,又追赶车队去了。
谭小明开“领头车”,有一股勇于探险的精神。一次去康苏煤矿拉煤,途中遇到一条河,洪水暴涨,河面宽达50多米,又没有桥,汽车过去很危险。他自告奋勇,下河探路。他在腰上拴根绳子,让同志们拉着,下到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来回蹬了几次,终于探出一条路,使车队安全通过。
他的班长石书标,排长侯汉章、战友李智林、汪志成、苗其政、吴明珠等同志,回忆起谭小明生前的桩桩事迹,都深有感触地说:“小明不仅关键时刻能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和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而且平时事大事小,他总是‘打头’!”
他年入伍后,5年内当过仓库保管员、汽车驾驶员、副班长。他对工作极端热忱,3次受到上级嘉奖,多次受到表扬。他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心帮助同志,很少考虑自己。
一次,他到吐鲁番火车站拉东西,遇到一个从兰州来的小姑娘,要去新疆和静县看姐姐。她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找不到汽车。谭小明在返回南疆时,便主动把她捎上了。夜宿80公里的干沟大山谷时,他让姑娘住驾驶室,自己与助手司机扯着另一条被子在汽车旁的空地上睡了一夜。车到焉耆县时,他又热心为姑娘找好了去和静县的便车,使这位小姑娘深受感动。分手时,姑娘含着泪花一遍遍地说:“谢谢解放军叔叔!”小姑娘坐车上路了,她仍把头探出窗外,向谭小明这里不停地张望……小姑娘从此再没能见到谭小明,但他那军帽上闪亮的红星,永远地留在她的心中。给谭小明当助手的战士汪志成谈到这次经历时说:“我是个不易动感情的人,但小明的表现却深深感动了我。打那以后,对战友和同志们的困难,我也乐于帮助解决了。”
谭小明光荣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乡亲们无不深感悲痛,惋惜他们失去了一个好后生。就在他牺牲前不久,安康、汉中地区那场闻名全国的大水灾冲塌了他家的房屋;父亲被狗咬伤,到他牺牲时还未好;弟弟骑车摔坏了腿,看病花了不少钱。家里这些困难,他从没有说过,也没向组织上伸过手。年前老兵复员时,家里亲属为他在县城联系好了工作,要他争取复员。接到信和电报后,一些同乡战友认为,他家住在农村,这样的工作机会难得,地方的同龄人都正在走发家致富之路,他的服役期已满,应该趁早复员回去。指导员征求意见时,谭小明说:“从个人看,这个机会确实难得。但眼下班里新手多,技术力量弱。我还是先留下来,多带出几个驾驶员,完成这次边防建设任务再说吧
在他那个绿皮塑料本里,从扉页到正页,出现频率最多的字句,就是激励奋进的人生警语。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在谭小明的日记里抄录了8次。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诗句,他抄写了两遍。最新一次抄录,是他这次新婚离家前一天的晚上。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我甘愿洒尽满腔热血。我想,我只有这样做,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革命先烈,对得起战友的帮助。也只有将自己的身心献给革命事业,才能在自己生命终结之时,回顾短暂的一生,感到问心无愧。也只有如此,才能含笑离别人间。”
这位年在校入团、年高中毕业入伍的战士,不愧为80年代中国边防军人的一个杰出代表!
为了表彰谭小明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革命精神,南疆军区批准他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叶城县烈士陵园,同全国全军闻名的战斗英雄罗光燮、王忠殿、司马义·买买提等烈士排在一起。
在他牺牲两个月后的年7月13日,中共乌鲁木齐军区委员会郑重做出决定,授予谭小明“喀喇昆仑山模范驾驶员”荣誉称号。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专门发出了“关于学习‘喀喇昆仑山模范驾驶员’谭小明的通知”;军区报纸发表了《学习谭小明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社论。
在边防建设任务胜利完成后的英模庆功表彰会上,军区首长们把谭小明的父亲和未度完蜜月的妻子从陕西接到乌鲁木齐,请他们代烈士受奖。组织上还实行特别优待,将烈士的妻子调到部队作了妥善安排。
谭小明的事迹,在军区所属部队产生了“谭小明效应”,战友们纷纷把他作为学习的楷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