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记者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喀什地区叶城县阿克塔什安置区,见到18岁的依萨克从阿克塔什镇的新家出发,踏上返校之路。依萨克家已经脱贫,他也考上了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预科。“如果还住在大山里,手机几乎没有信号,我就没办法上网课了。”依萨克说。
依萨克家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矮的土房外就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2头牛和8只羊。依萨克的父母仅靠着饲养牲畜赚取的微薄收入供养三个孩子读书。
入户走访动员时,柯克亚乡纪委书记南鹏了解到了依萨克的父亲阿布力米提·阿布力克木会盖房子。“不用自己掏钱,我们推荐你去学技术。”在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下,还没搬出大山,阿布力米提就取得了焊接、电工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在乡里的鼓励下,他顺利地在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每月至少收入元,也成为最早外出打工并尝到甜头的贫困户之一。
搬出大山,就无处放养自己的牛羊,这是依萨克的父母担心的事情。柯克亚乡阿瓦提巴格村整村搬迁到阿克塔什镇后,乡里很快组织了迁出区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并规划了新的养殖区,鼓励贫困户对牛羊进行寄养。
“家里的牛羊寄养后,完全不用操心,年底还能拿分红。”边走边聊,记者跟着依萨克的母亲麦尔亚木·吾加木尼亚孜,步行10分钟就到了产业园的制鞋车间。“以前除了养牛羊,我也没什么技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麦尔亚木告诉记者,“好在车间技术员一点一点地教我做鞋,勤快点,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元。”
更多的贫困户像依萨克的父母一样接受了免费的技能培训。疫情缓解后,阿布力米提就带着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外出打工。
今年1月23日,阿克塔什镇刚刚揭牌成立,这里已经接收了叶城县3个山区乡镇的1.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如何让从大山搬出来的贫困群众在山下安居乐业,是党员干部们必须攻克的难题、难关。
“安置区土地平整,适合发展种植业,我们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建设了拱棚。可是很多贫困户还是第一次见到拱棚,更别提如何种好蔬菜了。”阿克塔什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务之急是确保个拱棚真正给贫困户带来效益。
怎么办?由镇里协调,该镇6个村统一将拱棚流转给8个懂大棚种植技术的大户,由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每个拱棚能让贫困户有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至少45名贫困户每月可以在合作社拿到元的务工收入,同时还可以学到蔬菜种植技术。”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的几个村民,正在拱棚里熟练地为瓜秧掐尖。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户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去年底,新疆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户16.94万人喜迁新居,叶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已由搬迁工程建设转向后续扶持。”叶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郭振华表示,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重点随之做出调整。4月下旬,县纪委监委专门到阿克塔什镇进行现场检查,抽查了产业园项目的建设、使用、见效情况。
“后续帮扶最关键的是就业,我们重点检查了安置后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发现还是存在跟进不到位的情况。有些贫困户很难改变以前的生产生活方式,或是不能胜任帮扶岗位,或是对帮扶岗位不完全情愿,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有一定岗位流动的风险。”全程参与检查的该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张忠祥说,接下来要通过监督推动“一户一策”“一人一岗”、国家干部对口结对“一帮一”“多帮一”等帮扶措施落实,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乐业并安居。
脱贫攻坚也是作风攻坚战。4月23日,接到某农场干部未按要求参与值班的问题线索后,阿克塔什镇纪委调查属实,随后按照“一月一警示”的要求,对各村(场)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40余人开展警示教育,该农场干部现身说法、当场反思。“前几天镇纪委也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了警示教育,三天两次的频率让不少干部感到了震慑,我们驻村干部更要严于律己、时刻自省。”阿瓦提巴格村驻村第一书记艾则孜·艾买尔说。(本报记者李灵娜自新疆喀什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