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袁国祥,年生于甘肃张掖,自幼上学至高中。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大军,历任第二军政治部摄影员、南疆军区政治部干事、副处长、处长。年任西藏阿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年任南疆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军职副书记,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年离职休养,曾立三等功两次,荣获解放功勋荣誉奖章。入伍后即从事摄影工作,离休后再热心写作,曾发表摄影作品余幅,出版过军旅摄影选集《难忘的历程》,编著过《喀什昆仑风云录》、《往事回眸》第二辑、《难忘征程——进军新疆的故事》、《雪山凯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西线战斗纪实》、《阿里探秘》、《再闯阿里》和《仰止集》、《敬贤集》等书。
雒胜是一位我知根知底,亲眼看到他从一个士兵成长为一位模范干部,我们曾同做青年工作,后又同守中印边防。特别在三年边防大建设中,我们相互激励,各自立功。接着又看到他走上师职领导岗位。
从喀喇昆仑战友聚会说起
年8月1日,“喀喇昆仑战友会”在兰州市白塔山亲切聚会时,也邀请了我和雒胜等在新疆的战友去参加,共同纪念他们在年参军,在中印边防线上战斗多年,而后复员、转业回甘肃老家,在兰州、白银等地工作多年,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这次老战友联欢会有近人参加,大家欢聚一堂,见面握手,有的拥抱,并观看各自带来展出的书画作品和守卫边防的老照片、纪念物,而且同唱《解放军进行曲》和《喀喇昆仑战歌》,还演出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40年前他们在新疆演出过的节目。
会后还当场朗诵诗,作书画,相互赠送,共同回忆在那风雪严寒、高山缺氧的喀喇昆仑山艰苦环境中的岁月和在保卫祖国边防,支援边疆建设中结下的战友深情。当然,他们也请我和雒胜等同志在会上讲话,受到大家欢迎。会后吃的是自助餐,战友们自由结合,进一步交流感情,互换电话号码,依依不舍地告别。
甘肃电视台派摄制组现场采访,配合纪念八一建军节,播出了新闻纪录短片。我作为一个当年到兰州接兵的干部,也接受了采访。
我首先说明了年我国处在内忧外患的困难时期,特别是为了对付印度军队的大肆入侵,军委决定在甘肃紧急征兵0人,开赴昆仑山下进行战备训练,以便补入部队加强边防工作。当时甘肃省广大青年,特别是兰州等地的大中学生,爱国热情很高,纷纷投笔从戎,走向祖国西陲边疆。他们中有的上山参战,芸至牺牲了生命;大多数长期守卫喀喇昆仑边防,经受了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锻炼,为保卫祖国边疆做出了贡献。其中不少人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标兵,军事训练中的尖子,文艺宣传队的骨干,纷纷走上干部工作岗位,成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除一部分复员、转业者外,有的以后成长为营、团和师以上领导干部。而原和田军分区政委雒胜就是其中一个杰出代表,堪称“昆仑骄子”。
我们同乘火车一齐到新疆
雒胜,年生于甘肃靖远县平堡乡一个农民家庭。年6月,他在高中即将毕业前参加了解放军。那时,我是新兵团政治干事,曾去白银市和靖远县协调解决过征兵中出现的问题。
记得靖远紧靠黄河,树木很多,物产丰富。但靠山一带农村、多为平房土墙,石头田中长着西瓜。德胜是个农家子弟,放羊种地什么活都会干,可能上学较晚,参军时已20岁。但他在红旗下成长,深受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印边防紧张,祖国发出召唤,他作为一个共青团员,热血沸腾,报国心切,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愿望,走上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
我们是在兰州集中,同乘一列火车到新疆的。那时坐的是拉货的闷罐车,打开自己被褥在车厢板上,成排地挤在一齐睡觉。车上虽然震动响声很大,但仍是进行教育和教唱歌的好课堂。每次靠站停车,便去军供站领馒头、灌开水,并抓紧时间解手。
火车开到盐湖,便转乘汽车,又走了八九天才到达昆仑山下的叶城县。那时的叶城挤满了准备上前线的各路部队,新兵团便分散住在乡下,有的没房子,便住帐篷,大太阳下热得像蒸笼,半夜却冷得人发抖。从全国各地调来大批战斗骨干,很快整编成正规连排,展开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同时也狠抓战备思想教育。因为新来的干部不了解中印边防情况,因而让我继续留下搞“控诉尼赫鲁”教育。
我记得在那园艺场的树林中上大课,从中印边界历史真相,到印军私改地图,无理入侵我国领土,曾发生震惊世界的“空喀山口”事件,到我国一再忍让,但印军却大举入侵,现在已在我西线设立很多军事据点,不时袭击我巡逻队。讲到这里,大家正坐静听,课后讨论,暴发出愤怒烈火,指战员一致要求上风雪边防,赶走侵略者。
他有幸首先上昆仑山参加战斗
雒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选中上了昆仑山的。冬季来临,昆仑山己是冰封雪飘,道路难行。我边防部队己停止巡逻并向后撤,但印军却乘机进逼,开枪开炮,加紧入侵,并在东线克节朗河地区,打死打伤我边防部队30多人。我军忍无可忍,退无可退,毅然发起自卫反击作战,10月20日凌晨,东西线同时打响。东线战斗规模大,歼敌一个旅。
西线我军首先拔除天文点和加勒万河印军据点,接着在班公湖两岸四战四捷,三天内横扫印军31个入侵我国的据点。然后转战西藏阿里地区,准备第二次战役,但炮弹、食品等供应不上。后方紧急运送,便抽调一些还未训练好的新兵上山执勤。
雒胜年纪较大,表现突出,首先被派去跟汽车队押运物资。他们协助装车卸车,沿途看管物资,在翻越几个冰雪大坡时,帮助修车推车,忍饥挨冻,昼夜不停,把炮弹、蔬菜等直接送到前线,并将缴获的印军武器物资装运下山,登记造册送到叶城基地。接着,再装上急需物资送到斯潘古尔前线,支援边防部队打胜了最后一仗,拔除了全部印军顽固据点,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
由于雒胜在上山执勤中的良好表现,不仅立了三等功,而且最早被接收入党。年他就成为新战士先进典型,参加了南疆军区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记得那时,老边防团因为兵源大增,老干部调来很多,为加强边防守备力量,该团便“四分五裂”:先分出守卫帕米尔高原的三营为步三团;接着将一、二营扩编为二、四团和六、七团。原计划将阿里骑兵支队分编为八、九团,后因领导不便,也为了保持阿里骑兵支队的光荣称号,所以建制未变,扩编为两个大营,十个连队轮流守防。
就在那年春天,大雪覆盖着昆仑山麓,雒胜所在的步七团徒步拉入深山中,展开近似实战的野营训练。当时,我曾跟随总政歌舞轩前去昆仑山区进行慰问演出,不仅拍下了那一排排帐篷前的土舞台上的精彩演出,而且拍下了部队在雪地中进行进攻战术演习的艰苦情况。那时,我虽不认识雒胜等同志,但他是其中一员。不久,他又被选为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就从拉练途中下山,然后赶到新疆军区参加了表彰大会。
年,二、四团合为步二团,六、七团合为第四团。已当了班长的雒胜,苦练军事技术,不仅在步四团大比武中崭露头脚,立了三等功,而且被任命为机枪连的副排长。接着,由于他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团结广大青年战士,在创造“五好战士”和“四好单位”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因而又被选为代表,出席过南疆军区“五好、四好”表彰大会。
同去新疆军区参加青年工作会议
年,雒胜被提拔为步四团政治处青年干事,记得那年新疆军区召开第二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同时召开了青年工作会议。我们南疆军区各单位的积极分子代表和各团以上单位青年干事,由我这位青年处副处长带队,同乘一辆大卡车到乌鲁木齐去开会。
途中走了7天,大家学雷锋做好事,每到一个兵站,都自己搬行李,搞好清洁工作。有时还参加包饺子、拉水、洗碗等劳动,以感谢兵站同志对我们的热情关照。大家都是活跃的年轻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歌声不断,医院青年干事郑兆德教唱当时流行的《红梅赞》和《撤拉姆毛主席》,接着是不少军歌,只要有人起头,大家就跟着合唱。
我记得,当我们的汽车爬上天山顶上后,连续唱歌数十首,一直下到托克逊。大家热情很高,“守卡模范”刘志俭、“模范护士”冯桂兰、“模范班长”武名善、“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喀斯木˙热依木等英模人物,都唱得很起劲,更不要说雒胜等几位青年干事了,大家一路友好相处,都成了亲密的朋友。
我们回到乌鲁木齐,住进军区第二招待所。本来第二天休息,但吃完早餐后,大家却跑到火车站去做好事。有的打扫卫生、有的擦玻璃,甚至连当时老车站的铁栏杆都擦拭一新。火车站服务员感动地说:“哪里来的这么多活雷锋”。接着,我们开了青年工作会议,也列席参加了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和雒胜就是那时认识的,因为他为人忠厚勤奋,发言积极,有针对性,所以郑兆德常把他叫成“洛神”。
革命熔炉中锻炼出德才兼备人才
年,号称“高原劲旅”的陆军六师成立,二团编为十六团,四团编为十七团,阿里骑兵支队编为十八团,仍然担负着轮流守卫中印西线边防的重任。
此时的雒胜已调任炮兵连指导员,我又见到他的时候,是在墨玉县的大沙漠中。那时部队没有营房,团部借住皮山县红光公社,有的连队在巴西拉克和八一公社生产地中。而从喀喇昆仑山上换防下山的部队,不少开进墨玉县境的荒原中,在那里修渠引水,开荒种田。我当时没看到房子,战士们都住地窝子中。
在炮兵连的地下室中,我见到了身体壮实,脸色黑红,笑嘻嘻的“洛神”,他已适应了这里艰辛困苦环境,向我谈了不少和战士们一起劳动、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我观察了一下他们连部的“套间”,真是挖的和房子样四平八方,只是在地上留下了些床位,在墙上挖了壁柜,房顶上开了个天窗。
当天傍晚,大风来了,他们赶快盖住那唯一透光的地方,点起了蜡烛照明,而地窝子中已迷漫了浮尘,有点呛人。这样的艰苦生活,战士们乐观地说:“上山上到天文点,下山下到戈壁滩,革命战士没困难,开荒生产把家安”。
真金不怕火炼,一贯埋头苦干,忠于职守的雒胜,一下升任为十七团政治处宣教股长。正当他上边防,下基层,努力工作,决心抓好部队思想教育,促进部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余波竟降临到他头上。有人怀疑他的老丈人搞过道会门活动,结果让他去搞了两年营房建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任命他当了一营副教导员,接着直接任命他为政治处主任。年我到西藏阿里军分区当政治部主任时,好像他已任十七团副政委。当年春三年边防大建设开始时,我已任阿里军分区政委,雒胜也当了六师十七团政委,并带领部队上喀喇昆仑山修筑天空防区和通向神仙湾的公路,而我则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阿里边防营建重任,并协助两个团队修好阿里高原上的边防公路。我们同在一条战线上拼搏,见面倍感亲切。冬季下山后,常在南疆或乌鲁木齐军区开会,见面交流情况,介绍经验,决心打好边建这一仗。
三年边防建设中我们同时立了功
雒胜是个善做思想工作的鼓动家,也是个身先士卒的实干家,由于十七团筑路成绩显著,第二年他就立了三等功。第三年在兄弟部队协助下决战神仙湾公路,最后建成哈巴克大桥时,他亲临指挥拼接铁桥,几乎被桥梁挤死在桥墩上,命悬一线,抢救得当,未出危险。
大桥建成,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肖全夫亲自剪彩,并乘车上神仙湾哨卡看望了战士、打电话向杨得志总长报告了情况。在年的总结受奖大会上,乌鲁木齐军区给十七团记集体三等功,给雒胜记二等功,肖全夫司令员和谭友林政委给他们发了奖。我也被记三等功,给我发奖状和军功章的正好是老首长、第一政委王恩茂。我们同台受奖,感到无尚光荣。但说实话,这些功劳是广大指战员流汗流血,掉肉掉泪,拼命奋战得来的。
年边防建设任务完成后,雒胜便被任命为六师政治部主任。兢兢业业,努力工作,随着部队编制扩大,装备加强,政治工作也步步紧跟,有效加强了部队建设,提高了战斗力。
年,雒胜任六师副政委,后又调克孜勒苏军分区任副政委。年,雒胜即升任为和田军分区政委,他又发挥老作风,深人到广阔农村、工矿、城市中调查研究,下大力抓好各县人武部的军民共建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协同他的老部队十七团,促进工农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和田地方建设作出了贡献。
大约在年,我重访和田进行采访时,受到了雒胜等同志热情接待,我不仅拍摄了著名的“核桃树王”、“梧桐树王”、“无花果树王”,也参观拍摄了45年前我曾去采访过的洛甫地毯厂和蚕桑研究所。记得在一天晚饭后,雒政委陪我出门散步,参观军分区前面的那条“玉石街”,我们进了十几个店铺,那些商人或工匠都认识雒政委,很热情地介绍他们的玉器产品。但我对这些贵重东西不感兴趣,或者说也没钱来买这么贵的玉器。但走了好多商店不买点纪念品也不好意思,遂在雒胜大校的鼓励下买了一个巴掌大的弥勒佛像,是墨绿色玉石雕成的,化了元钱,算是和田之行的一个收获。
退休后刻苦学习已成书画界名人
年,雒胜从和田军分区政委岗位上退休。南疆军区在乌鲁木齐办事处修了干部住宅楼后,他就搬了过来。和我一样,大半辈子在南疆边防线上战斗,经过喀喇昆仑风雪锤炼的热血男儿,一闲下来没事干,不仅会感到寂寞,甚至会产生失落感。据我所知,住在那里的不少战友,有的上老年大学,情寄书画或写诗作文中;有的下海经商,或发挥自己专长,为社会做点贡献;有的则玩起收藏,集邮、木雕、钱币,甚至奇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的同志已获得很大成就。
我知道雒胜是偏爱收藏古钱币的,因为他在和田时就常逛巴扎,收集各种古钱币,我相信他会坚持下去,日积月累,会成为一位钱币收藏家。
但是,雒胜老有所乐、老有所成的事,是他在绘画和书法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他是一个不怕难,能吃苦的“昆仑骄子”,决心一下,十年不变,日修夜炼,刻苦钻研,上了几所老年大学,拜了不少画家老师,领会了国画的理论和神韵,反复临摹古今之名画,练就了传统国画技巧,也大胆运用现代技法,使他的书画技能日臻成熟,成为同学中的姣姣者。他也送给我一幅《丝路驼铃》,还有他出的几页精美小画册,我看了吃惊,没想到雒胜的书画作品已达到很高水平。特别是他的工笔画山水、花鸟,精细神似,气壮山河。他的写意画牛马驴驼和人物,笔飞墨泼,熠熠如生。
再看他的介绍,原来他的画作《西域神韵》、《高原魂》、《丰收乐》、《物华天宝》等,已打入全国第四届书画展、《中国书画博览》、“将军杯”书画赛、“情系奥运书画艺术中国行”等著名展馆和书刊中,并分别得过铜、银、金奖。
由此,他不仅是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军旅书画院副院长、乌鲁木齐市职工书画协会名誉主席,而且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国际)一级画师,因为他的画作已被送至俄、日、韩及新、马、泰等国巡回展览。为此,他曾向军内外书画界同行介绍过他的学画经验,新疆电视台也播放过《笔墨挥洒昆仑情—一雒胜的艺术人生》专题录相片。8年,在“世界艺术家协会迎奥运书画大赛”中,他的作品又获金奖,获“中国国际百名书画大师”称号,并在《华人报》上专版报道。
雒胜、“洛神”,真有点神灵之气,但愿他能登上画苑圣坛。
雒胜:字永敬,笔名:一默,年10月生于甘肃靖远县蒋家滩,大专学历。年6月于靖远二中应征入伍,当年参加了中印自卫反击作战,荣立三等功。服役36年,从战士到各级领导干部,踏遍南疆和阿里边防一线各个哨卡,执行战备执勤守防和国防施工,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十七次嘉奖。任和田军分区政委,正师职大校军衔。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曾任新疆军区军旅书画院副院长、一级书画师,新疆老干部书画学会长务副会长国画院院长。现任艺委会主任。自幼苦爱书画艺术,主攻山水、胡杨,退休后20多年笔耕缀,先后几百幅国画作品参加了大展大赛,或书画报刊使用,多次授奖。年、年先后在乌鲁木齐和兰州举办了个人书画展览,并出版《雒胜书画集》先后在新疆电视台和兰州电视台举行了个人专访并有专题节目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