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1日电题:告别千年苦寒共圆小康梦想——新疆万里边境上的脱贫纪实
新华社记者曹志恒、于涛、周晔
年1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批准莎车县、叶城县等最后10个未脱贫县“摘帽”。至此,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
占六分之一国土的新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接壤面积最大的省区,边境线长达多公里。
自古以来,边塞诗人笔下的西域边疆苍茫雄奇,苦寒悲切,读来令人动容。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坚持把边境地区作为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易地搬迁、转移就业、自主创业……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守边:生活巨变情怀不变
初冬时节,帕米尔高原深处迎来第一场雪。四周环山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皮勒村村委会大院,一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正在举行。国歌声响起,全村老少向国旗行注目礼。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在高原蓝天映衬下格外鲜艳。
参加完升国旗仪式后,胡加·赛都克骑上专为护边员配备的摩托车,沿着穿村而过的柏油马路,很快消失在大山后面。路的一边是陡峭高山,另一边是奔腾的叶尔羌河。
“路通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骑骆驼、溜索道了,到了开学,就有公交车来接孩子,娃娃们少吃些苦,我们也放心。”胡加说。
年,全长米的皮勒村大桥建成,村民走出大山的路更便捷了。目前,全村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入学率%。以前因道路难行或家庭贫困失学、辍学现象再没有了。
这个曾因贫困出名的边境山村,如今已把贫困远远甩在身后。胡加的家距村委会12公里,是全村最偏远的一户人家。“年就脱贫了!”胡加自豪地说,“每月有元固定收入,家里还有粮食和草场补贴,我的任务就是守好边。”
守土护边是帕米尔高原各族居民世代传承的使命。“在这里,他们护的不仅是山,更是家与国。”塔县县委书记王福友说,一些青壮年主动请缨坚守山里,更多人选择搬迁下山,进城务工,发展产业,彻底摆脱贫困。
两年前,斯提瓦力迪·司马义和苏来曼·司马义兄弟俩还是高原上的贫困牧民。在脱贫政策扶持下,两家人先后搬迁下山。
“弟弟年先搬下来,住进了安置小区,还分得一个扶贫温室大棚,”哥哥斯提瓦力迪说,“让我惊讶的是弟弟学会了种甜瓜和蔬菜,当年收入就有2万多元,第二年就顺利脱贫。”
年春天,哥哥也下定决心搬迁。“谁不想过上现代化的美好生活?”斯提瓦力迪说,高原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差,前些年爸爸就因突发心脏病、无法及时救治去世,“要是现在,完全有可能抢救回来。”
在新疆阿克陶县城郊的昆仑佳苑和丝路佳苑两个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安置了从帕米尔高原山区搬迁下来的1万多贫困人口。安置房通了水、电、暖,医院、幼儿园、活动中心等。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新疆各地农村、城镇建成安居工程数百万套,0多万群众喜迁新居;农牧区医疗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均达%。
天山以北,阿尔泰山脉东南侧的青河县紧邻中蒙边境,高山高寒,冬季漫长寒冷。土地贫瘠曾让牧民频繁地“逐水草而居”,青河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如今,一座新镇在青河县东南方向拔地而起,楼宇崭新,基础设施齐全便利。这里成为北疆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多名农牧民入住。
兴业:腰包鼓了脑袋富了
在中哈边境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原野上,散布着田垄整齐的沙棘林。沙棘——这个颜色橙黄、味道酸甜的小果实,如今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子”。
农民艾麦尔·达吾提在过去45年中,也像沙棘一样在这片土地上艰苦生活。“从没有想过沙棘会让我们脱贫增收。”他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乌什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土特色,把发展沙棘产业作为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突破口。经过一年发展,沙棘苗圃基地已初具规模。艾麦尔·达吾提也“转型”为种植员,实现稳定就业。
“不仅要‘拔穷根’,还要推动产业发展质效双提升,提高产业带贫、益贫能力,助力贫困户脱贫又致富。”乌什县扶贫办党组书记孙国元说。
在新疆辽阔的边境地区,特色养殖、纺织服装、民族手工业……这些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帕提古丽·吐尔逊每天早上都会穿上干净整洁的工作制服,步行十分钟来到工作厂房,这是一家位于喀什地区莎车县扶贫产业园里的食品加工企业。
“过去总以为核桃和巴旦木只是零食,眼下我们亲手把这些干果加工成高档油料,感觉非常神奇。”帕提古丽说,驻村扶贫干部帮她联系到这家企业时,她没有任何技术,一年来边工作边学习,成长为车间技术骨干,“每个月拿到多元工资,我家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从北疆戈壁到南疆高原,一座座扶贫车间让许多贫困妇女第一次“走出家门”,领到人生第一份工资。截至年底,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多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近60万人,其中相当数量是女性员工。
圆梦:奔向小康拥抱幸福
霍尔果斯,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北道商贸重镇,声声驼铃响彻千年。如今,商旅驼队已被中欧班列所取代。
海路尔·吐拉洪出生在伊犁河谷一个牧民家庭,他没想到家传的烤馕手艺,会让他成为外贸企业的员工。
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口岸的霍尔果斯馕产业园,厂房宽敞整洁,一个个环保智能电馕坑整齐排列,先进数控系统显示馕坑温度,一个馕用多少面粉、油、配料都有着统一标准。
海路尔和其他余名贫困群众在这里就业,“现在月工资多元,相当于过去半年的收入,”海路尔说,“这里能挣钱,还能学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很多朋友通过在这里打工实现了脱贫。”
奋力搬掉“贫困”这座大山后,为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霍尔果斯市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帕米尔高原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古丽汗·艾则孜今年开了一家饭馆,因为紧邻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通商的吐尔尕特口岸,一些外籍商人也成了常客。“没想到我能吃上‘口岸饭’。”她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当地扶贫部门把户贫困牧民扶贫搬迁到口岸附近,完善店铺、市场等设施,鼓励他们利用口岸资源和区位优势创业。
古丽汗的饭馆就是借助扶贫资金建立的。她说,饭馆每月能挣多元,丈夫在口岸里做库管每个月也有元收入,“搬迁下来的乡亲们都脱贫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介绍,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在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基础上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新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有力激发2万边疆儿女爱国之情,形成爱国兴疆强大合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疆正奋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带领边境地区各民族群众再创新奇迹。
(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