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去年就脱贫了,现在村里的日子就像俞书记的红工服一样红火。”8月13日,新疆喀什市叶城县乌吉热克乡巴什硝尔艾日克三村村民托合提·阿布都卡迪尔指着家里新添的沙发、电视,兴奋地对记者说。自从去年进入家门口的木材厂工作后,他再也不用去多公里外的喀什打工了,每月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在新疆油田驻村第一书记俞江龙三年的精心耕耘下,这个深度贫困村已经于今年初实现脱贫摘帽。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着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突破口。拥有多年党建工作经验的俞江龙找准了发力点。自年驻村以来,他把做好村级党建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抓班子、建制度、教方法、带队伍;健全完善20余项党建工作制度,特别是把党员带领脱贫致富融入日常管理,将带头脱贫情况作为评先树优、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村级班子强了,才能做到把纪律挺在前面、把任务分配到人、把责任压紧压实。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保证村民有持续稳定收入的重要来源。虽然巴什硝尔艾日克村村民大多家里养羊,但因饲养知识有限导致出栏率不高,饲养效益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回想当初进村时的样子,俞江龙记忆犹新,“特别是满街溜达的散养牛羊导致夏天蚊蝇繁殖,细菌滋生。”为此,俞江龙年在村里成立养殖托养中心。根据托养中心管理规定,村民送来的羊按照毛重每公斤25元收购,同时年底按照12%的比例分红。“这个分红的标准远高于银行存款利息。”俞江龙介绍。不仅年底分红力度大,托养中心还会按市场价优先收购托养村民的秸秆、苞谷秆等饲料。“一次说不通就说十次,一天说不通就说一周。”经过俞江龙在村里不断地走访宣传,大家从起初的不信任,到如今周边四个村都争相将羊送来托养,前后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年,养殖托养中心吸收托养羊只超过1只,育肥出售只。81户劳动力因托养中心得到解放,每年每人增收高于1.2万元。去年,俞江龙协调村委会扩建了养殖托养中心,增加平方米养殖运动场、暖房等,未来这个中心将能够容纳只羊,年出栏率在万只左右。托养中心解放的大量劳动力需要迁移和重新配置,为此,俞江龙提出了“一短一长”思路。“短”就是加快短期项目建设。俞江龙为贫困户实施特色苗木栽培、拱棚搭建、庭院滴灌架设等项目,让村民先得小实惠再谋大实惠。“我们家的大棚虽然不大,但去年这一个棚子就带来了多元的收入。”村民阿布都卡玉木·阿布都卡迪尔说。“长”就是依靠长期项目带动。俞江龙带领村两委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地价优惠、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先后引进县核桃加工“乡村车间”、石磨面粉厂、木材厂,成立果蔬合作社并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入车间。“就业是解决贫困群众生计问题,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俞江龙说。年,仅面粉厂就解决了村内30名村民就业问题,木材厂17名工人月工资超过0元。与此同时,俞江龙为了培养村民一技之长,带领工作队在村里开展挖掘机、装载机、电工、电焊工、面点培训,培训合格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俞江龙既是各项扶贫政策的宣传员,也是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者,更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俞江龙常常对当地村干部讲,扶贫政策落实,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壮举,不需要流血流汗地付出,只要你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把这些娃娃当成自己的孩子,多打电话,多跑跑腿,多用点心,你就能干好,老百姓对你就满意,就会对你有感情。驻村以来,在他带领的工作队的努力下,全村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户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年的49%下降至目前的1.86%。“最后10户今年10月底前也能全部脱贫,让大家在决胜之年‘一个都不能少’地过上好日子。”望着如今热闹的村庄,俞江龙说出了自己今年的心愿。记者

陈东升文中配图由新疆油田提供统筹

马莹莹责编

王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