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481.html“安置房通了水、电、暖,医院、幼儿园、活动中心等,现在的生活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斯迪克江说。高山巍峨,大漠苍茫。曾经,这些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地方,“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成了唯一的破题之道。从帕米尔高原,到塔里木盆地边缘,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成千上万贫困群众的命运。迁新居告别穷山僻壤生命中的前40个年头,斯迪克江·萨提瓦尔迪一家维持生活的方式是在山上的牧业点游牧,生活辛苦,收入微薄。转机发生在年11月,斯迪克江所在的阿克陶县巴仁乡汗铁力克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距村子约公里外的搬迁安置点“丝路佳苑小区”,成了他的新家。6月10日,晨光初露。斯迪克江为妻儿做好早饭,出门上班。一年多来,斯迪克江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安置房通了水、电、暖,医院、幼儿园、活动中心等,现在的生活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斯迪克江说。搬出大山,斯迪克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几百公里之外,过去住着“笆子房”、喝着苦碱水的白合提汗·阿不都艾尼也走出沙漠,喜迁新居。年,白合提汗作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最后一批搬迁村民,离开祖辈生活的沙漠腹地,搬至距县城91公里的易地扶贫安置点。“住房条件好,水也没苦味,幼儿园、小学、卫生院都有,孩子上学、就医再也不用愁。”去年入冬前,随着最后一批农牧民搬离贫瘠的家园,新疆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户16.94万人依托小城镇或产业园区、新建移民村、靠近行政村等方式进行安置,不仅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还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保障。育产业增强脱贫动力搬迁之后,重点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我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始终坚持产业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在叶城县阿克塔什镇,马木提·塔西麦提和妻子搬至此地后,不仅住进水电暖齐全的安置房,还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两人在镇里新建的工业园上班,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彻底摆脱了贫困。阿克塔什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居住着叶城县3个山区乡镇1.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以来,该镇抓产业促脱贫,大力发展扶贫车间、设施农业、养殖小区,提升带贫能力。目前,全镇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已全部实现就业。一些安置点还以搬迁为契机,引进和培育新产业,把戈壁荒滩变成绿洲。洛浦县杭桂镇和佳新村的温室大棚内,从北京“远嫁”而来的平谷大桃长势喜人。负责项目运营的洛浦县平洛心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吸纳周边搬迁户管护大棚,员工月收入达到0元。丝路佳苑小区引来阿克陶中印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厂,余名村民变成产业工人。“下一步,公司还将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手机耳机、蓝牙耳机等电子产品,带动丝路佳苑及周边上千人就业。”厂长谢从德说。搬迁只是途径,脱贫才是目的。目前,我区各地正以各种方式,积极推动发展后续产业项目,让易地搬迁结出脱贫增收之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谋商机创造幸福生活高山与大漠,不仅隔绝了人的活动范围,也圈定了人的眼界。如果还在山上,斯迪克江的双手,可能会一直挥舞着皮鞭赶牛羊,可现在,这双手是用来操作电脑的。搬迁后,斯迪克江发现小区内正在出租店铺,他抓住这个商机,卖掉牛羊,开起了便民服务超市,随后又参加培训学习了电脑知识,在超市内开设了电费代缴网点,眼下月收入超过元。“因为女儿在上幼儿园,我选择留在小区。也有很多人通过培训,在扶贫车间或县城里找到工作。”他说。在阿克塔什镇,有间商铺和1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服装店、水果店、烤肉店,吃的、用的、穿的,应有尽有,整条街都氤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搬迁户太提古丽·艾海提在此创办了一家礼服店,吸纳了3名贫困群众就业,生意蒸蒸日上。“以前就十分喜欢缝纫刺绣,可是在山里住,有劲儿使不出,只能用来消磨时间。”太提古丽说,“现在好了,走出大山,不但圆了创业梦想,还能助力员工脱贫,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生活了。”数据显示,年至年,我区鼓励有能力的搬迁群众通过发展小手工、小作坊、小商店、电商等自主创业,人均增收1.5万元左右。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搬迁后的村民通过就近就地就业、自主创业、发展产业等途径,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好门路。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07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073.html